科氏工業集團(Koch Industries)是世界上最大的私營企業,它是如何成就今日規模,透過書中驚人的記述,訴說現代美國企業的故事。
歷時7年成書的《Kochland》讀來有如真實版驚悚片,每頁都有性格鮮明的人物牽動著場場戰役。本書訴說一家私營企業如何用半世紀的時間鞏固權利的野心故事,以及其作為如何將資本主義變成一個讓現今美國人深感疏離的東西。
科氏工業集團的年營收比高盛集團、臉書和美國鋼鐵公司加起來的還多。科氏無所不在:從栽種食物用的肥料、製作管子用的化學物、編織地毯用的合成纖維,到囊括所有這些商品交易的華爾街,都能看到科氏。但人們對科氏集團所知甚少,因為這正是身為億萬富豪的科氏兄弟的用意。
50年來,執行長查爾斯.科赫(Charles Koch)讓集團低調地在最嚴謹的保密狀態下運作,而且他著眼的是相當長遠的利益。他是一個商業天才,對盈收很有耐性、能從錯誤中學習、堅決要員工對無情的自由市場產生敬畏之意,而且也是一個厲害的顛覆性創新者。這些策略讓他和弟弟大衛的財富遠勝比爾.蓋茲(Bill Gates)。
然而,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面向。你會了解他們如何扼殺美國各個工會、如何加大所得差距、如何讓氣候變遷相關計畫的進度停滯不前,以及他們的企業如何收買影響力產業(influence industry)。
本書作者Christopher Leonard耗時數百個小時,訪談數十個前、現任科氏集團員工,包括常年執行長查爾斯.科赫本人,以及外在監管單位、檢察官、政治人物、銀行家和競爭者。他們的談話都有公司內部備忘錄、主管會議記錄、司法筆錄、監管檔案,甚至是特別為本書而解除機密的政府文件的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