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獲獎記者暨暢銷小說家愛莉森‧皮爾森的處女作小說《凱特的外遇日記》(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自去年賣出電影版權後,導演與製片人遲遲未公佈女主角凱特由哪位女明星出線演出。近日終於拍案敲定由《慾望城市》女主角莎拉‧潔西卡‧派克接演小說靈魂人物凱特,並緊鑼密鼓物色飾演她的「電子情人」的男星。電影將於今年10月開拍。
睽違七年後,她的第二本小說《我想我愛你》(I Think I Love You)終於問市。出版後也躋身英國各大書店的現代文學小說暢銷書榜。美國出版社Knopf排定2011年2月出版。這本小說出版不到半年,擄獲不少音樂劇製作人的青睞,有意將此故事改編成音樂劇,搬上百老匯舞台,並向作者提出一個構想,有意用70年代橫跨演、歌的青少年偶像David Cassidy的多首成名曲貫穿全劇,編導手法仿效以ABBA暢銷金曲為主題的音樂劇《媽媽咪亞》。
《我想我愛你》的故事描寫:1974年,威爾斯。十三歲女孩佩特拉是超級偶像大衛的頭號粉絲之一。她經常將報導大衛的雜誌當作聖經一樣日夜閱讀,收集所有與他有關的新聞。她知道大衛喜歡褐色,即使她不喜歡也不適合褐色,她依然欣喜連續穿了一個多月的褐色衣裳;即使她不太願意與朋友分享從新聞上讀到有關大衛的習慣喜好,與朋友聊天的話題始終繞著大衛打轉。佩特拉迷戀著大衛,就跟其他女粉絲一樣,但她們渾然不知報章雜誌上的大衛根本不是真正的大衛。
那年,剛從學校畢業的文學院學生威爾被一家出版社錄取,他的工作就是當大衛的影子寫手。舉凡雜誌上刊登有關大衛的心情寫照,又或是寫給歌迷們的回信,都是出自威爾之手。
就在大衛的告別演唱會之前,雜誌為了拉高聲勢,特別推出一個有獎問答活動──凡是能夠完全答對兩張有關大衛的問題的粉絲,就能飛往美國參加大衛的歌友會。這個活動讓每位歌迷尖叫瘋狂,佩特拉當然也不例外,與好友莎朗一起買雜誌,寄出她有十足把握的問卷。但很遺憾,佩特拉的信寄出後音訊全無。
1999年,倫敦。轉眼25年過去了。正值不惑之年的佩特拉已經歷結婚、生子、離婚及失去雙親的生活轉折,已不再是多年前那個會親吻偶像海報的傻女孩。曾經迷戀的大衛成為她過去記憶的一部分,再也很少被提起,只不過少女時期的情愫悸動是她一輩子最難忘懷的美麗記憶。一天,佩特拉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一封多年前寄給她的信。打開信後,她才知道當年自己是雜誌舉辦大衛問答卷的大贏家,受邀參加大衛的面見面歌友會。生前一直反對女兒瘋狂追星的母親,索性偷藏了這封邀請信。
看到當年邀請信而大受打擊的佩特拉,主動聯絡這家公司,對他們提出兌現自己當年應得獎品的要求。雜誌同意履行,而這趟負責陪同佩特拉和莎朗前往洛杉磯與她們年輕迷戀的偶像大衛的人正是威爾,他已是這家公司的老闆。當兩位熟女見到已顯中年老態的當年超級偶像大衛時,會有什麼反應?又當她們知道當年深深著迷的大衛其實是「影子寫手」威爾,而非舞台上的大衛時,又該如何理清這段迷戀?
作者時而風趣、時而動人的文字,說出時下年輕女孩透過迷戀偶像的經歷來學習什麼是愛,能讓我們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