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音樂殿堂地位是全球音樂家的嚮往,能躋身在維也納音樂藝術之林更是每位音樂家的夢想,而這個充滿競爭的地方,自然也充斥著陰謀與背叛。即使它只是一個小小劇院,危險隨時從身邊擦身而過。J. Sydney Jones的上部作品《The Empty Mirror》榮獲書評家一致讚賞,譯成數國語文。他的新作《Requiem in Vienna》同樣以他熟悉的維也納為背景,揭開一場隱藏在小劇院裡的巨大陰謀。
1989年的5月,一個劇團正在維也納宮廷劇院排練歌劇《羅恩格林》。導演兼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承受極大壓力。他敏感認為,自己不能有一個音節或走位出錯,否則他在維也納多年來艱苦建立的聲望將毀於一旦,甚至被行家在背後指指點點,於是他對每個表演環節格外吹毛求疵,對演員的表演也要求甚嚴。
一天早上,馬勒像往常一樣拉高嗓音臭罵他的演員,尤其對年輕的女高音瑪格麗特罵得特別兇。瑪格麗特來自奧地利的一個鄉下,這在那些在城市接受正規歌唱訓練的團員眼裡,根本不相信一個鄉下地方可以教出什麼優秀歌唱家,於是團員都看不起她,甚至有傳聞瑪格麗特是導演馬勒的眾多情婦之一。當導演招呼大家繼續排練時,舞臺後面突然發出了驚呼聲,一塊石棉的防火擋板脫落,砸在瑪格麗特身上,還差點砸中馬勒。命薄的瑪格麗特當場身亡。
瑪格麗特的意外事件後,團員們驚覺這齣新劇的排練一直狀況不斷,猜疑好像有人在後面搞鬼,讓新劇上不了台。從接二連三的意外看來,對方想謀殺的對方好像是導演兼作曲家馬勒。團裡那位美麗又充滿野心的劇團經理艾爾瑪為了避免外界胡亂猜測和穩定劇團內的氣氛,請來律師卡爾調查此事。同時,卡爾也力邀老朋友又是犯罪學家漢斯的協助。
卡爾與漢斯開始對劇團裡每個人進行調查,也對維也納上流社會的音樂家和藝術家展開調查,發現這宗謀殺案錯綜複雜,不僅牽涉到馬勒的私生活、劇團裡的勾心鬥角,甚至發現馬勒都有可能因為感情問題而蓄意謀殺瑪格麗特。作者將追查誰是殺人凶手的戲碼推向更詭譎、更神秘的緊張張力,以保證讓讀者料想不到的結局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