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學類
更新日期:
2009-12-07
Even
Andrew Grant
St. Martin’s Press
May 2009
341p
書籍編號:
01-650
已有電子文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獲得多位《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背書的新銳作家 Andrew Grant,用純熟筆觸結合新思路,帶點經典間諜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的間諜風格之外,兼推陳出新結合了曲折情節、尖銳衝突、諷刺挖苦的智慧和妙語連珠的對話,這就是多位書評家給予他處女作《Even》的高度評價。

故事描寫:英國皇家海軍情報局特工大衛涉嫌槍殺一名流浪漢而被補入獄。這位智商高達170、有著驚人思考的邏輯且快速反應的特工,這次成為一個恐怖計畫的代罪羔羊。那天,他獨自在夜幕中走回紐約大酒店時,經過一個巷口,他的直覺告訴他這裡有異狀,於是他彎進小巷就發現一名流浪漢被人槍殺死了。正當他向前想探個究竟時,警車呼嘯而過,當場逮捕他進監獄。

這整件事像是早已被人排練過,發生在意外巧合與措手不及的一瞬間,這讓大衛憑著特工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掉入他人陷阱。他深信遠在倫敦的上司不會坐視不管,但自己被起訴的罪名絕不是與流浪漢的死有關這麼單純。這名身中六彈的流浪者,實際上是美國特工,同時也是近日連環兇殺案的第六名受害者。大衛的案件很快被移交到聯邦調查局審問,英方根本插不了手,他只能靠自己的智力得到解救。

他能救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從獄中逃走,再喬裝自己到各個凶案現場搜集證據,找到洗刷罪名的證據。在調查中,他得知有個以萊斯利為頭目的數百萬美元的交易。萊斯利是個惡魔型的女人,她以切掉男性的生殖器為樂。隨著調查深入,他發現一連串有關身份盜竊、人體器官黑市交易和神秘的伊拉克醫院等可怕罪行,都是一個秘密組織的武器、毒劑、炸藥和縝密的恐怖陰謀。

大衛從最初的一心想回國,到後來與聯邦調查局合作,參與偵破這場巨大的跨國陰謀,他以性命為賭注,誓與強大的敵人周旋到底。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原則就是:與其發怒,不如反擊。

 

● 作者簡介

Andrew Grant 出生於英格蘭,在謝菲爾德大學修讀英國文學和戲劇,畢業後曾成立獨立劇團,也在電訊行業任職,後因公司裁員潮,他成為其中一名失業者,也因為這樣讓他有機會反思過去,並開始從事寫作的生活。《Even》是他的處女作,卻得到各界高度讚揚。

 

● 媒體報導

「一本極出色的驚險小說,好像有人掐住你的脖子,讓你喘不過氣。作者為我們帶來的這位英雄散發著無窮魅力,你肯定會迫不及待地想看第二本,我希望能成為長系列小說,真的非常期待。」—— Tess Gerritsen,《Gravity》一書作者

「英國版《The Bourne Identity》裡, Jason Bourne 在紐約被人陷害而四處逃命。這位新作家對此故事情節的處理如此駕輕就熟,遊刃有餘。我的日程安排完全被打亂了,根本不能放下手中的小說。」—— Ridley Pearson,《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在這部情節緊湊的驚悚小說裡,主角大衛所表現出來的智慧、策略及能力比起他們更勝一籌。我永遠喜歡懂得如何反擊的男人。」—— Lisa Gardner,《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作者

「主角大衛被作者設定成一名受過嚴格訓練的天才特工,在異地與強大的對手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整部小說就像一系列的爆炸新聞。」—— Thomas Perry,《Vanishing Act》一書作者

「小說故事第一段就有出人意料的情節佈局,一路讀到結局都讓我心跳加速。主角大衛是個亦正亦邪、才智過人卻又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 Sandra Brown,《Fat Tuesday》一書作者

「讀者可能會把大衛與作者的哥哥筆下的傳奇神探 Jack Reacher,甚至『007』的龐德拿來做比較,但毫無疑問地,這位新起之秀值得我們更多關注。」——《書單》

「一部集結流行、懸念及驚奇於一體的首部小說,充滿所有驚悚小說的基本元素。」——《Library Journal》星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