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犯罪小說《布達佩斯的陰謀》(Budapest Noir)是匈牙利新銳小說家 Vilmos Kondor 的處女作,去年在匈牙利出版後引起轟動,蟬聯數周暢銷書榜冠軍,不僅美國出版社HarperCollins競價簽下美語版,將於2012年1月出版,同時也賣出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由知名的匈牙利導演Peter Fazakas 執導演筒,力邀黃金編劇Csaba Csurgo 寫劇本,排定十月在匈牙利首映。這兩位編導於日前以這部同名電影應邀出席德國電影節參展時,也欣喜透露正與一家歐洲製片公司談拍攝該部小說續集《布達佩斯的罪惡》(Budapest Sin)的電影合作。
本小說除了已售出電影版權之外,HBO電影台捷克公司買下本小說的電視影集版權,即將於今年秋季開拍。影集開播後,也預計在歐洲及亞洲播映。同時,HBO也買下本小說作家Vilmos Kondor筆下短篇小說集的電視影集改編版權。
《布達佩斯的謀殺》是一本錯綜複雜,線索處理縝密的驚悚小說,作者刻意運用真實的歷史背景來增強小說的可讀性,同時突顯活在那個年代下的人物的悲劇命運色彩。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30年代的布達佩斯硝煙暗藏,二戰正萌芽,大規模的反猶運動已初露端倪,一場陰謀也被逐漸揭開......。
故事男主角齊格蒙德.戈登(Zsigmond Gordon)是當地知名大報專跑刑事案件的社會記者。一天,為了採寫一樁社會案件的新聞稿,前去拜訪在布達佩斯警局作偵探的老朋友維拉迪摩(Vladimir Gellert)。坐在維拉迪摩的辦公室等候的齊格蒙德,無意間看到辦公室桌上放著兩張美女照片。這令齊格蒙德感到很疑惑,因一向謹慎小心的維拉迪摩怎會將重要的檔案隨手放在桌上呢。但當維拉迪摩走進辦公室時,齊格蒙德也沒多提照片的事。
數小時之後,齊格蒙德接獲警局的消息,有位女子被自家報社附近被謀殺了,齊格蒙德立刻前往案發現場,發現這名死者竟是他數小時前在維拉迪摩辦公室裡看到的照片裡的女子。她是一名猶太人,也是一名妓女,在她屍體旁發現她的皮包,除了找到一本猶太人祈禱冊之外,什麼物品都沒有。
就在這名女子被殺的這一天,也是在德國去世的內閣總理的遺體由火車運回匈牙利的日子,各界社會名流都前來參加總理的葬禮。在葬禮上,齊格蒙德與偵探老友維拉迪摩不期而遇,深談許多。
離開葬禮後,齊格蒙德決定深入報導這樁女子謀殺案件。他利用一切關係找到拍攝維拉迪摩手上那兩張照片的攝影師,但他口風很緊,對於女子的身份和職業隻字不提。就在攝影師這邊找不到線索下,法醫那邊研判死者是頭部遭受重擊致死,並懷有四個月身孕。法醫的報告出爐後,讓齊格蒙德鎖定當地幾個幫派下手調查,意外發現女子生前曾在幾個大幫派之間輾轉,錯綜複雜,就在眼見這條線索就在斷線時,作者筆鋒一轉,將發生在那個年代的「奴隸交易」和「地下黨活動」搬上檯面,甚至查出那位不露口風的攝影師原來是一位地下黨成員。
有了手上這個線索後,齊格蒙德回頭找到攝影師,並威脅恐嚇要報導他的地下黨員身份。害怕的攝影師終於鬆口說出這名女子由一位神秘男子控制,專門派去色誘議會成員。攝影師表示自己知道就這些,挺多還有女子不喝「阿拉伯咖啡」的習慣而已,若是齊格蒙德想知道更多,建議他去找一位與女子生前關係密切的夫人。這位夫人苦勸齊格蒙德不要繼續調查下去,以免惹來殺身之禍。夫人甚至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交出一封女子生前的情書。齊格蒙德拿到情書還來不及拆信,就被一名二流拳擊手柏基瓦(Pojva)偷襲,差點喪命。當齊格蒙德打開女子情書後,他終於查到女子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阿拉伯咖啡貿易公司老闆佐羅西(Szollosy)的親生女兒芬妮,而她的情人是一名哈西迪族猶太人的兒子。若是芬妮嫁給他,意味著背叛猶太教,這讓她的父親嚴厲禁止兩人交往,但芬妮最後選擇與父親切斷父女關係力保愛情。
佐羅西與匈牙利的政界高官、商界高層的合作聯繫密切,十分清楚女兒的妓女身份遲早會被身邊那群沈溺紅燈酒綠的政商高官發現,於是他想了很久決定僱用一位二流拳擊手柏基瓦(Pojva)襲擊自己的女兒,心理盤算著:只要她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家醜永遠不會外揚。記者齊格蒙德查到最後真相後,他很清楚現在的政治環境是無法將結果公諸於眾,於是他威脅佐羅西將名下所有財產捐給一家婦產科醫院,否則會將整起案件的來龍去脈寫下來,投稿給英、美國的報紙連載。之後,他找上殺人兇手,也就是二流拳擊手柏基瓦,拼命慫恿他打假拳,另一頭又煽動將與柏基瓦對賽的拳擊手將他永遠打倒在拳擊台上爬不起來。這樁案件似乎暫時告個段落了。但不久後的一天,齊格蒙德一進報社卻意外接獲咖啡商佐羅西的自殺新聞……。
《布達佩斯的謀殺》是一部虛構的驚悚小說,卻讓我們看到一幅完整的二戰前的布達佩斯混亂景象,有小咖啡館、餐館、居民、各個幫派等。小說忠實地反映出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這雖是作者的處女作小說,文筆純熟,恰到好處地佈局每一線索與暗示緊張劇情張力讓人透不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