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七歲那一年,坐在涼風徐徐吹來的院子裡睡著了,睡得迷糊的她似乎聽到哥哥查理在她耳邊嘟嚷幾句後就跑出院子。等她半夜被警察叫醒時,她才知道哥哥失蹤了。無論大人怎麼盤問莎拉,她就是記不得哥哥在耳邊說了什麼,這讓她母親頓時陷入失子之痛,並用仇恨莎拉來宣洩自己的悲傷。
查理失蹤後,莎拉的家開始掛著兩本日曆。一本是一般人過的西元曆,另一本是從查理失蹤日開始計時的「查理失蹤曆」,刻出從理查失蹤的一天、一星期、一個月、一年到十年。
這本小說的敘述文從這兩本日曆的時間平行推進,用西元曆的每天日子紀錄莎拉成長後的每一個危難對照活在「查理失蹤曆」的母親如何固執地待在兒子房間,擦拭兒子心愛的每件玩具,無視生在西元曆的真實女兒莎拉。
故事從成年後的莎拉在學校任教掀開序幕。一天,她照常出門跑步,卻在樹林裡發現一具年輕女孩的屍體,而這名死去的女孩正是她班上失蹤多日的12歲女學生珍妮。珍妮的死,讓莎拉想起珍妮在失蹤後,她的父母失控地闖進校室無助抓住每位同學盤問,還有他們在警局裡呼天喊地的悲傷讓莎拉想到自己的母親。這麼多年後,女學生珍妮的失蹤竟與多年前哥哥查理的失蹤如出一徹,而她的死讓莎拉多年來壓抑的愧疚找到救贖之路,協助員警調查珍妮的死因。
這本小說雖以犯罪懸疑小說手法完成形式,卻處理了人生一大課題:我們活著人應該如何面對悲痛?答案就在書名。這本書名取自於莎士比亞傳奇劇《冬天的故事》裡的一句經典台詞:「What’s gone and what’s past help,Should be past grief」(對於那些已經過去又無能為力的事情,悲傷是徒勞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