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韓文)
更新日期:
2022-10-18
A Human Court
Cho Gwanghes
Sol
April 2021
288pp
書籍編號:
01-30620
已有韓文電子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已授權韓、德、土、泰、越,5國語文
★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也在製作中。
★根據這部小說所改編的音樂劇《人類法庭》以強大的演員陣容吸引了各界的目光,並將於2022年9月28日至12月4日於大學路Art One劇場二館(Daehakro Art One Theater Hall 2)演出。預售票已售罄:

https://www.newsen.com/news_view.php?uid=202208040911202110

一部以二十二世紀為背景的法律驚悚小說,關於一個受虐的機器人在一場審判中努力爭取以人類的身分來受審的權利,而這場審判將對人類的未來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未來,白(Shiro)是為新成立的東亞聯盟(East Asian Union)效力的語言學家。東亞聯盟是一個由亞洲國家所組成的聯盟,但不包括中國與北韓在內。日常生活現在變得更輕鬆了,這全要歸功於機器人的存在;但是其中有些機器人安裝了非法的「意識晶片」,這種晶片原本是用來讓他們成為更聰明的勞動者,結果卻導致反叛組織「後人類解放陣線」(Posthuman Liberation Front, PLF)的出現。另一個角色是富裕的律師允杓(Yunpyo),他似乎與他的前助手、也是機器人的羅多斯(Rodhos)關係密切而良好,羅多斯會私下來拜訪他。羅多斯也是後人類解放陣線的成員,並與一位神秘的機器人理論家趙(Zhao)合作。

白聽說有一間叫「機器人種」(AndroKind)的公司可以創造出看起來跟他們的主人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於是他訂購了一個機器人,希望「有一個人」能更完全地了解他。他購買了這個機器人並取名為奧(Ao)。白無法與奧交談,所以他在黑市被人推銷而又購買了一塊意識晶片;當奧在安裝意識晶片之後醒來,有一位顧問與他交談,向他透露她自己就是機器人,並告訴他有關「後人類解放陣線」這個組織的存在。奧表現出獨立不受控的跡象,包括跑到位於首爾之外、他被製造出來的工廠,種種舉動讓白深感震驚而不安。奧在看到白跟他的女朋友做愛時,產生了混亂而狂暴的性慾與憤怒,遂殺害了白並且逃跑了;他求助於那位顧問,顧問推薦了一位專精於機器人權利的律師給他,也就是允杓。允杓從奧口中得知,在謀殺發生的那一刻,奧誤以為自己是人類,而非機器人。

允杓建議奧必須爭取以人類而非機器人的身分受審,否則他將面臨被支解作廢的判決結果。警察來了,但他們沒有搜查令可以進入允杓家中搜查;在警察拿到搜查令回來之前,允杓只有五個小時的時間。因此,他透過視頻找到一位法官,同意讓奧的案子成立,阻止奧被逮捕與支解。審判開始時,對於奧能否以人類身分接受審判,他們爭論法庭在這件事上是否擁有管轄權(有趣的是,法官是由人工智能來擔任);他們收集了奧與這個案件有關的記憶,並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白讓奧跟他的女朋友發生了好幾次的性關係。事實上,白曾設法抹除這些記憶,但奧仍然保有若干殘存的記憶。白的女朋友宣稱奧對她產生了感情,奧也承認了。

由發展的態勢看來,奧有一半的機會可以人類的身分受審。法庭中的人類官員開始擔心,人工智能的法官並未意識到他的裁決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是,他們也無法干預法官的判決。當他們在等待判決時,有些對話揭示了機器人理論家趙對於身為人類意味著什麼的想法。

判決出來了:奧可以人類的身分接受審判。當他們歡欣鼓舞地正要離開法庭時,允杓突然接到趙的電話。躲藏起來的趙問他,對於宇宙的存在理論,他是否已得出了結論;他笑著說,他已得出結論,有朝一日他會發表自己的發現。突然之間警察出現了,試圖以逮捕令來逮捕奧並沒收他的意識晶片;在奧設法逃走時,他們射殺了他。允杓將身受重傷的奧抱在懷中時,他因為自己給了奧希望而向奧道歉,說到底,「這不過就是一個人類的法庭。」

 

● 作者簡介

曹光熙(Cho Gwanghes),生於首爾,是一位電影製片人,製作過《日與夜》(Day and Night)、《美好的 的一天》(One Fine Day)、以及許多其他電影。他以隨筆作家的身分在《創作與批評》季刊(Changbi Quarterly)上展開了他的寫作生涯,並在《韓民族日報》(Hankyoreh)、《京鄉新聞》(Kyunghyang Daily)、《Cine21》電影雜誌上擔任專欄作家。他根據自己作為律師與電影製片人的經歷,撰寫並出版了《重置》(Reset)、以及其後的《終歸是生活》(It’s Just Life After All)、《人類法庭》。他亦擔任《今日文學與電影》(Today in Literature and Film)的編輯委員。

 

● 媒體報導

「一部節奏明快的反烏托邦小說。一個有意識的機器人接受人工智能的判決,這種深具諷刺意味的設計,讓我們發現許多關於法律制度與人性本質的有趣問題。我們所意識到的世界是由記憶組成的嗎?為了意識到我們的內在自我,我們必須先意識到那個外在的世界嗎?利用記憶作為媒介,這個故事讓認知與意識相互衝突,展現出以人工智能作為講述主題的豐富性。《人類法庭》的讀者必然會對本書產生既愛又怕的矛盾情感。」──李相完(Lee Sang-wan),韓國先進科技學院(KAIST)神經工程教授

「在古典文學中,謀殺始終是人類意義的象徵。一個人怎麼能殺害另一個人?他們怎麼能夠做出這樣的事?導致他們做出如此極端選擇的想法與情境是什麼?《人類法庭》在現代的奧(一個外表與舉止看起來就像人類、但面臨被強行拆解危險的機器人)的案例上問了這些問題──那是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在《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中提出的問題。」──方旻浩(Bang Minho),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韓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