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小說《吹玻璃的人》(Die Glasbläser-Saga)三部曲在德國銷售逾50萬冊,故事重現了十八、十九世紀傳統吹玻璃藝術的歷史與興衰,亦細膩刻劃生長在以男性為主的保守社會的女性的勇氣與新思維。
《吹玻璃的人》三部曲已授權西班牙與美國(AmazonCrossing)。美國AmazonCrossing已出版該三部曲小說,同樣深獲美國讀者好評,位居暢銷歷史小說、女性小說排行榜。
西元1890年,位在德國圖林根洲的勞沙以玻璃製品聞名,居民大多以吹玻璃為生,但是這個小村莊明文規定只有男性可以吹玻璃,女性只能彩繪玻璃成品。
與多數的居民一樣,斯特曼家也做起吹玻璃的生意,礙於規定,斯特曼家的爸爸喬斯特負責將玻璃吹出特別的形狀,再由三姐妹露絲、尤漢娜和瑪莉負責彩繪玻璃。這樣的生活卻沒有維持很久,因為喬斯特突然過世了。父親的撒手人寰對於三姐妹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因為再也沒有人可以吹玻璃,三姐妹的生活頓時無所依靠,使她們憂愁不已。
為了維持生計,尤漢娜決定前往陽山擔任辛苦的銷售員;露絲希望找個好歸宿,使她不愁吃穿;至於最小的妹妹瑪莉則打破規則,暗自學習吹玻璃的技術。令人吃驚的是,瑪莉的聖誕玻璃球不但吹得精緻,在村裡也特別亮眼。因此,一位來自美國的商人,向她下了一筆為數不小的訂單。瑪莉深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為了打造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坊,她決定把握機會,開始與美國商人合作。
《吹玻璃的人》(Die Glasbläserin)描述斯曼特三姊妹在男人主義的封閉社會下成長,如何脫離刻板印象的枷鎖,即使三人最後因志趣與志向不同而分道揚鑣,卻時時刻刻勇於面對自己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