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在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榮獲一致五顆星讚賞,其中幾位正巧與小說女主角是同樣年齡的孩子。他們坦率評述:這是一本極度貼近現實的小說。的確,這個故事圍繞在孩子失去母親的痛苦,同時穿插大人失去摯愛的哀痛。這本小說無疑是一部寫給孩子與大人的療癒作品。
這是一位小女孩失去母親後的悲傷之旅。
在這一年裡,13歲科琳娜(Corinna)的生活永遠改變了。
科琳娜的世界因為媽媽癌症去世而坍塌,每天生活在媽媽遺留下來的痕跡,就像母親最愛吃的優酪乳就算過期了,她也捨不得扔掉。她也會忍不住撥通母親的手機,只為了聽一聽留在答錄訊息裡的媽媽的聲音。她的朋友和同學只要不經意地提起他們自己的媽媽,都會令科琳娜悲從中來。而她與同樣陷入喪妻哀痛的父親,似乎無話可說了。
直到某天參加學校舉辦的一個心理治療活動,以及意外發現一本媽媽寫的舊日記,才讓科琳娜找到癒合傷口的藥,找到敢於傾述內心的害怕、傷痛和希望的出口,願意敞開心懷迎接情竇初開的美好時光。
就在母親周年忌日到來時,她發現自己心裡珍藏的美好回憶逐漸多過悲傷。同時,她與家人踏上日本之行,一同尋找與發現那個對母親而言意義非凡的地方。
作者擁有數十年診療心靈遭受創傷的孩童的經驗,十分理解一個孩子深受痛苦折磨的內在煎熬,因此與這些孩子相處的經驗成為她創作第一本小說《If Only》的靈感,也將這類孩子內在的憤怒、困惑與最後接受一切的態度,全部投射在小說主人翁科琳娜的身上,由她代表現實生活裡這些孩子發出最真實的聲音,直率又真誠,感人之餘又惹人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