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
更新日期:
2012-02-16
The Only Problem
Muriel Spark
Triad Books
May 1986
192pp
書籍編號:
01-1272
已有樣書,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古老的希伯來聖經裡,記載著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叫約伯,為人正直,家財萬貫。突發的意外,卻扭轉他的人生,一夕之間,約伯失去所有的一切,身上還長滿了毒瘡。身處絕境的約伯,向神發出疑問:善良的神,為何允許苦難存在?

這個問題,在約伯之後,依舊困擾著無數的哲學家、思想家。

數千年後,有個名叫古海威的人,決定挑戰《約伯記》。起先,古海威純粹只是為了知性上的興趣,想在理智上解決苦難的問題。慢慢地,他卻發現,自己的人生竟在不知不覺間,也發生了許許多多類似約伯的事情。最主要是他的妻子,無緣無故加入了推翻資本主義的恐怖組織,不但放置炸彈,還搶了銀行,甚至射殺一名刑警──然後,層出不窮的事件便接踵而來,警察找上門懷疑他是共犯,無數的媒體等著爆料,三教九流人士動不動就來煩他,覬覦他所繼承的家產……種種一切,都為古海威帶來麻煩,使他陷入幾近瘋狂的苦難中。

生活被徹底攪擾的古海威,他該怎麼辦?在種種混亂當中,他還能夠繼續研究《約伯記》嗎?他能穿透苦難這個千古難題,找到那最後的答案嗎?

 

● 作者簡介

絲帕克(Muriel Spark) 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1918)在英國愛丁堡出生。父親是猶太裔立陶宛人,母親是英國聖公會教友。她和一般人一樣有著平凡的童年生活,到了高中時期才開始展現對於寫作的天賦。她於愛丁堡一所女子公校就讀時開始寫詩,並在校刊上發表,學校的同學稱她為「詩人和夢想家」。當時她的老師曾說:「絲帕克將來必定是位作家!」。

然而,絲帕克的寫作生涯,並沒有就此順利開展。因為經濟因素,她放棄升學,僅在大學選修學分,並且到百貨公司當秘書,半工半讀。之後她嫁給了一名教師,改冠夫姓絲帕克(Spark),並隨他遠渡重洋到非洲的羅德西亞(現在的辛巴威)生活。結婚一年後兩人有了愛的結晶,但她隨即發現丈夫有嚴重的躁鬱症,並且對她暴力相向,於是在1944年結束了這段不愉快的婚姻。這期間她從沒有停止做筆記,更沒有停止寫作。

絲帕史派克曾在自傳中說過:「我對寫作有一份摯誠的愛,寫作成為我生命中必須履行的責任。當一個想法在我頭腦,當一枝筆在我手中,當一本筆記簿打開在我面前,我就有如在天堂一般的喜悅。」一九五七年,絲帕克第一本小說《安慰者》(The Comforters)出版,從此展開了她的寫作生涯。藉著閱讀寫作,絲帕克接觸到許多基督徒作家的恢弘思想,於是決定受洗成為基督徒。也因為如此她的小說中,充滿了許多和信仰有關的重要元素:她相信人們在生命中需要靈性的向度,透過信仰感受苦難的意義,從而導向永恆的恩典。絲帕克小說的重心,在於她筆下角色的個性特質,藉此發展出各種心理現象,並且著重於探討兩性關係、罪行問題和追尋真相等情節。二戰期間,她曾在英國情報局工作,和從事情報工作的英國小說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多有往來,這些背景讓她的多部小說有許多是懸疑犯罪偵探類型,既探索人類犯罪動機,又展現生命終極意義。

1960年代初應美國《紐約客》雜誌之邀,絲帕克離開了倫敦到紐約任職。擔任雜誌編輯這段期間,正是《紐約客》名作者投稿最盛時,其中有《麥田捕手》的沙林傑、《兔子五部曲》的厄普戴克。絲帕克與這些文學家多有往來,為她的創作帶來了靈感。她的小說在歐洲各國幾乎都有翻譯版本,且有若干小說被拍成電影。儼然是一位極富盛名且多產的小說家。

絲帕克的晚年選擇了義大利托斯卡尼做為頤養天年的居所。除了享受田園生活之外,她更是完全沈浸在小說、文評與詩歌的創作之中。絲帕克對於英國文學的殷勤深耕,讓英國文學於歐美大陸大放異彩,雖不能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但也足以在世界文壇上獲得一席之地。因此在一九九三年,英國政府因絲帕克在文學上的重大貢獻,冊封她為女伯爵。2006年逝世於義大利充滿陽光的托斯卡尼小鎮,享年88歲。

 

● 媒體報導

「《最後的答案》(The Only Problem)為我們開了一扇窗,重新來看《約伯記》這個古老的文本,小說家的說故事技巧,讓苦難的問題,找到了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布利思.克里坦森(Bryce Christensen),小說家、詩人

「在大西洋的兩岸,絲帕克是少數能為小說帶來創新靈感的作家。她大膽而不落俗套,帶動小說的改變,也滋養這塊田地。她敏銳犀利的寫作技法和平實淺近的語言風格,使她的作品帶有但丁的色彩。」—— 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紐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