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文學小說
更新日期:
2011-06-13
Home in the Morning
Mary Glickman
Open Road
Nov. 2010
234p
書籍編號:
01-1081
已有電子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 本書的電影改編版權已經賣給《男孩別哭》的製片Jim Kohlberg。

★ 本書出版後,不論是電子版或print-on-demand版本的售價一律美金24.99,堪稱高書價的作品竟能在短短時間內賣出20,000本。

★ 在原創電子書中收錄作者私人收藏的稀有照片,以及從未曝光的文件。

★ Kindle暢銷榜第29名

★ 邦諾書店nook電子書的200 大好書

★ Kindle編輯的11月選書

★ Sony電子書店的編輯關注文學書

★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嚴選為「2010年好書」之一

★ 本書續集《One More River》將於2011年11月出版。

暢銷書《Kinflicks》作家Lisa Alther讚稱:「《天亮後回家》(Home in the Morning)這本書讓我一整天不能出門,因為我實在放不下。這是關於一位來自密西西比州的善良猶太人男孩,以及他尋找自我的鬥爭和在人權動作早期時期尋找愛情的故事。瑪莉‧葛麗克曼很有才華地穿插不同年代和地點,編成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探討了文化衝突的複雜性和混亂──北方與南方、黑與白、男與女、猶太教與基督教,以及中產階級與統治階級。任何一位讀膩關於歷史刻板印象的讀者絕對會想念這本令人緊張的小說。

故事描述:傑克森‧沙沙波是一位來自米西西比州的猶太人。他是一個完美的丈夫、一個體貼又誠實的男人,而他的妻子斯特拉‧嘎德文是一位充滿活力、意見和情緒的女人。身邊的人都說她很幸運找到傑克森這個完美男人,結婚三十年來他也一直對婚姻忠貞。1995年春天的某一晚將為斯特拉的事業拉上高峰,因她獲得市民英雄獎。但是,斯特拉卻在傑克森的面前哭鬧說:如果「她」出現,她就拒絕出席。「她」,就是凱薩琳‧瑪莉。

傑克森的父親霍華‧沙沙波是一位醫生,而長子傑克森選擇法律。傑克森5歲時,曾經跟父親三更半夜去看一位意外受傷的人。他們來到貧民區,那裡的場景和味道讓小傑克森無法相信。傑克森看到地上躺著一位黑人,他的左大腿到鼠蹊處整個裂開,地上一灘血。看到這個畫面,傑克森感覺窒息,尖叫後立刻往外跑,一個人躲在屋外發抖,把頭埋在自己的手裡。突然,有一隻小手放在他的肩上,輕聲說一切都沒事了。傑克森抬起頭來看到凱薩琳‧瑪莉。她的雙眼透露出她所見識的世界和傑克森大大不同。屋裡受傷的人是凱薩琳的祖父。傑克森說不出話來,用他的雙手抱住凱薩琳,而凱薩琳也一樣用力地抱回去。傑克森從此以後就深信他當晚認識了一位天使,並對自己發誓如果他再遇見凱薩琳,一定會報答她。

傑克森接下來幾年偶爾還是會碰見凱薩琳,第二次遇見她是在她祖父去世的兩個月後。他一看到凱薩琳就給她一個大擁抱,卻遭到母親米西警告:不應該跟黑人女孩有這樣的動作。米西從小就很疼愛傑克森。在傑克森很小的時候就宣布他長大後要成為一位最完美的丈夫,每個女人心目中的王子,一生都被疼愛和被伺候。於是她開始教傑克森做家事、閱讀、數學、地理,也教他彈鋼琴和唱歌。母子相處的時間多到傑克森成長時期根本沒有朋友,而對旁觀者來說,他是一個娘娘腔。米西叫他不要理別人說的話,並且記得他來自鎮上最有權力的家族。多年後,傑克森才知道這不是真的。他們是猶太人,而猶太人在這裡少到沒有辦法真的實行猶太教文化,甚至連猶太教堂都沒有。

母子的教學時間隨著傑克森的弟弟巴巴雷的出生結束。巴巴雷偷走米西的時間,讓傑克森討厭自己的弟弟。在小學裡,傑克森猶太人的身分引起其他同學的好奇心,走在回家的路上經常被街上愛惹麻煩的小孩戲弄,叫他娘娘腔猶太男。傑克森總是交不到朋友,而米西因為沒有時間陪傑克森,反而建議傑克森跟十歲的小柏凱玩。小柏凱是黑人,他的祖父為沙沙波家族工作。當時的傑克森已經熟悉黑人和白人的不同社會階級。他和小柏凱的友情帶給他無數的快樂回憶,他們經常在黑人區玩耍。有天傑克森被送回家後,他看到米西付錢給小柏凱,才發現原來小柏凱是被聘請來的朋友,傷透了他的心。當時,他萬般沒料到小柏凱(真名牧牧巴沙‧庫柏)長大後會是個出名的黑人人權主義和分離主義者。

傑克森長大後十分迷人,在大學時期有許多愛慕者。有天,當他正與同學談話時,從後面傳來一個詢問牧牧巴沙的問題。發問的同學就是斯特拉。兩人就這樣認識了。傑克森一看斯特拉就知道她來自猶太人貴族,為她著迷。歷經五個月的熱烈追求後,他們終於上了床。傑克森也跟斯特拉分享自己、巴巴雷、凱薩琳和小柏凱共同度過的一個夏夜。他邊說邊哭,像一個沉重的負擔從他身上被提起一樣。說完以後,斯特拉認為自己愛上傑克森了。同時間,小柏凱因為愛上凱薩琳,金錢援助凱薩琳和她母親,得到凱薩琳的愛。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夢幻情人凱薩琳親吻小柏凱,讓傑克森感到無比的忌妒。

回到1995年,斯特拉出席這場向她致敬的晚會,恭喜斯特拉一生為貧窮的人民做的多少偉大的事情,為他們爭取教育、住處、工作。就在晚會接近尾聲時,凱薩琳上前邀請傑克森跳舞。這隻舞帶來太多童年的回憶。傑克森問候了牧牧巴沙,而凱薩琳說她聽說傑克森的父親去世了。凱薩琳的慰唁讓傑克森感覺很溫馨,每個字都像是愛撫。他腦袋畫面回想起過去,試問自己迷戀凱薩琳究竟是一時色慾還是一生愛情?傑克森自認很有可能是愛情,因他從來沒有對一個人有這麼巨大的渴望。

這是一本關於友情、愛情、親情和種族歧視的小說。故事在1960年代和1995年代之間穿插交替,編成一個多層次又豐富的故事。作者寫出一個真實又生動的南部,讓我們徹底感受到當時的種族偏見和暴力。小說精采好看的程度會讓讀者放不下,故事鮮明強烈,是近年最觸動人心的一本作品。

 

● 作者簡介

瑪莉‧葛麗克曼(Mary Glickman) 是一位作者、專業公關人士,以及慈善募款者,曾經幫猶太教的慈善和機構工作。她出生於波士頓,在法國的里昂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取得學位。雖然她來自一個愛爾蘭-波瀾-天主教家族,她從小就喜愛猶太教文化,結婚後即改變自己成為猶太教。她目前住在南卡羅來納州。這是她的第一本小說。

 

● 媒體報導

「我們不是很常遇到一位第一次寫書的小說家會介紹我們到一個未知的世界。《天亮後回家》關於在廢除種族隔離的前夕的南方猶太人和貧民區黑人。在這個歷史性的夜晚,瑪莉‧葛麗克曼敘述一個男人在三個女人和自己的良心之間的奮鬥──這是一個緊張局勢和同情心的寶庫。」──Norman Lebrecht,2002年Whitbread獎得主

「身為一位電影製作人,我很期待可以開始詮釋瑪莉對於美國1960年代的愛情、親情和傳統的複雜遠見。我對這個世界有獨特的喜愛,它的語言和特色,而我很有自信我可以找到最適合主演這些角色的演員。」──Jim Kohlberg,電影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