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隔符號》(Pilcrow)是一本以最長的敍述來描寫的成長小說。在敍述過程中,敍述者從自己的出生談到十六歲,鮮有停頓之處。
約翰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南部白金漢郡,跟其他男孩一樣健康成長。在他四歲那年,他被診斷患有風濕病,從此不能做任何運動,只能臥躺在床。
一年之後,鄰居好友才震驚得知,約翰其實患得一種少年性關節炎。這種病會黏結他的關節,而治療方法只有多做運動,將已黏結在一起的關節舒展開來。但是約翰已在床上躺了一年時間,這一躺讓他的病情加劇。
年紀小小的約翰不僅無法行走,也不能彎腰,唯一能夠活動的是他的手。於是躺在床上的他開始學習觀察自己的父母,及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時而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憤憤不平,時而會達到一種佛教的虛無縹緲境界。
為了能夠讓約翰得到最好的醫療,他被送進加拿大的紅十字會紀念醫院。在醫院裡,約翰必須有力對抗欺負他的病人,在學會搖搖晃晃地走路和使用輪椅的過程中,讓自己成長不少。之後,病情未有起色的約翰,被送到一所傷殘男童學校。在那裡,約翰遇到一位施虐的總監、機構裡的惡棍、善意的老師和熱心的醫生。當他們在不經意間談及英國等級制度的特點時,約翰總是不經意地將自己父母的角色與他們的婚姻拿來分析。也許是因為學校裡的男童都過於早熟,他們總是相互愛撫,做出一些外人眼中放蕩的舉止。
在這個充滿殘暴、無望的世界裡,約翰只能倚賴自己的品格、智慧、幽默的力量,化解眼前生活的一切。